我叫吴立祥,是册亨县坡妹镇纳福村村支书,自从前些年种了油茶树,我几乎每天都要去自家的茶园里开始忙活,看油茶树的长势,采摘油茶果。 在油茶果园忙完之后,我又急匆匆地赶到村支部,开始一天的工作。我如今是村里的油茶树种植带头人,而多年前,我还是村里一名戴着“穷帽”的贫困户。 吴立祥(右)查看油茶树长势 如今,我不仅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还当上了村支书。放在以前,真的从来没想过。 我年实现了脱贫,闲暇时间里,和村民们一起种植油茶树。感谢组织和群众的关怀与信任,作为一名有着几十年党龄的老党员,在年时,我被选举为村支书,担起脱贫致富的重任,带领着纳福村的村民们一起奔小康。 而这一切都源于几年前的一个决定:回到土生土长的纳福村,靠自己的双手跟着驻村第一书记和村干部,踏踏实实地走产业脱贫的路子。 吴立祥(左)走访群众家里 我今年已经50多岁了,是土生土长的纳福村人。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前,我家住在纳福村3组团包寨,距离村委会7公里,距离坡妹镇有19公里,算是村里住得相当偏远的了,交通十分不便。 我有两个孩子,在年之前,家里的生计全靠我一人在镇上打零工维持。那会儿,都是干些苦力活,给人家搬东西、砌墙,一天能赚个元左右。但家里还有两个小孩要上学,有老人要照顾,日子过得很艰难。 年,我自己在家零散地种植了一些油茶树,只是不成规模,而且当时不知道油茶树的成品油价值那么高,并没想过还可以赚多少钱。 吴立祥走访调查村里的扶贫产业 驻村第一书记刘权看到我们种植油茶树,他也一直感慨:“几年前刚来纳福村的时候,看到村民们只是把油茶树成品油用来自己炒菜吃,而且每次都放好多,很惊讶。那会儿就想着一定要让营养价值这么高的‘宝藏油’走出大山,为村民们带来收益,助力脱贫。” 就这样,在刘书记和其他村干部的支持下,我开始走种养结合的产业扶贫路子,连续3年种植油茶树30余亩,同时种植有板栗10亩,还养了2只二元母猪、60多只鸡,并带动更多的村民们一起发展。 我预计今年收成0余斤干果,收入近1万元,待以后进入丰产期后,每年可以产生3万余元收益,这生活会越过越红火。 通讯员陈光泽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刘义整理 编辑胡耀元 编审尹长东李玲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p/pgzp/447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