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3/14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引起白癜风原因是什么 http://pf.39.net/bdfyy/bdfzg/161014/4992915.html

“在工投集团的帮助下,我们这山旮旯里种满了花椒树,产业发展起来了,让我们走在了致富的路上。”

“韦书记带着我们发展油茶产业,漫山遍野的油茶变成票子装进大家的包包里,我们离小康生活就更进一步了。”

……

特别在册亨县冗渡镇的团坡村和弼佑镇的落江村,当地群众对“工投集团”这几个字认可度极高。因为长达5年的倾力帮扶,州工投集团为团坡、落江两村对症下药开脱贫良方,让两村户名群众摆脱贫困。也因结对帮扶,与册亨县这两个曾经的深度贫困村结下了不解情缘。

国企精兵扎根乡村情系“脱贫梦”

“攻坚之路有多难,干部就有多拼。”年结对帮扶以来,州工投集团董事长徐声健、总经理王文波等多次到帮扶村调研,并选派韦朝峰、谭丹泽等精兵强将,长期扎根在册亨县落江团坡两个村。年底新增美井村、坛坪村、秧佑村、各两村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帮扶村后,州工投集团立即对每村明确1名包保责任领导和2名管理人员,入村调研,共商产业发展,以“绣花功夫”为当地群众绘就“脱贫之梦”。

团坡村驻村干部谭丹泽走访困难群众

打田栽秧捡油茶……韦朝峰到弼佑镇落江村担任第一书记后,告别了在集团时光鲜靓丽的白领生活,和群众住在一起、吃在一起、干在一起。每到农忙时节,田间地头、油茶山上,总能看到韦朝峰帮助村里留守老人干活的身影。说起“韦书记”,落江村的老人们虽口中不善表达,但无一不竖起大拇指。

落江村下辖3个自然寨4个村民小组,共有户人,其中建档立卡户户人,被列为深度贫困村。

“就算再苦再难,也要让乡亲真正过上好日子。”年韦朝峰来到落江村以后,走家串户摸清实情,“因户施策”“一户一策”下足“绣花”功夫,为贫困群众量身定制脱贫良方,和镇村干部以及其他帮扶干部一道劲往一处使,动员户名群众搬出深山住进城里新房,贫困群众全部实现稳定脱贫。作为第一书记,韦朝峰建强基层组织,年,落江村党支部分别被评为省州县三级“脱贫攻坚先进党组织”。

“痛并快乐着,痛的是对家人的亏欠,快乐的是看到村里的群众都逐步过上了好日子。”到冗渡镇团坡村驻村3年,谭丹泽感触颇深。

回首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时期,谭丹泽不分昼夜,和村“两委”班子,以及下沉干部们上门动员搬迁,千万遍地给群众算好“教育账”“就业账”“医疗账”……苦口婆心总算起了作用,团坡村持续掀起搬迁热潮,户人搬进了城。

“易地扶贫搬迁这项‘民生工程’,切实让团坡村群众实现了‘一步住上好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的目标。尽管动员搬迁之初他们有诸多顾虑,但住进新房后,很多人都明白,这样干净敞亮的家,在过去是梦都没有梦到过的。可以说,在国家好政策的支持下,我们这些扶贫干部,为乡亲们既‘造梦’也‘圆梦’。”谭丹泽说,如今虽然团坡村的群众脱贫了,但他不会松懈,继续帮助大家过上越过越红火的日子,才是他最大的心愿。

精准助学点燃贫困学子“求学梦”

“州工投集团为我和奶奶修建了平房,年以来一直资助我读书,每年春节都来慰问和我奶奶,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不辜负关心我的各位领导”。一提到州工投集团,落江村孤儿覃明菡满怀感激。

落江村第一书记韦朝峰帮助留守老人打田栽秧

“感谢州工投集团的资助,让我顺利走进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我一定倍加珍惜,努力学习,不辜负大家对我的期望。”年,落江村覃继光考上北京大学,在各级各部门的帮扶下圆了大学梦。

“妈妈一个人把我们两姐妹带大,生活很不容易,年以来,我姐妹俩每年都得到州工投集团的助学资金,极大缓解了妈妈的压力,让我们读书更加顺利”。正在就读高三的覃细晓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

“家里条件不好,在大学期间,每年都得到州工投集团资助,让我顺利完成学业,毕业以后我打算回到家乡,为了家乡发展贡献力量。”团坡村团摸组的包德翠就读于上海利信会计金融学院,即将走出大学校园。回顾过去,她心怀感恩;展望未来,她信心满满。

教育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治本之策,黔西南州工投集团在帮扶过程中把教育扶贫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实施“百名学子圆梦想·精准助学奔小康”精准助学行动,年以来对6个帮扶联系村共资助学生人次87.3万元,帮助贫困家庭解决“上学难、圆梦难”问题。

“我们集团还与受资助的困难学子建立一对一或一对多的跟踪联系机制,了解学生就学成长情况,帮助推荐就业岗位。”王文波介绍道。

产业帮扶托起山里群众“致富梦”

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是关键。产业帮扶是实现稳定脱贫的有力举措,没有产业支撑,脱贫无法长久。仅年,州工投集团就划拨了13万元到帮扶村作为产业项目启动资金。

落江村油茶资源丰富,全村油茶种植面积亩。黔西南州工投集团立足实际发挥资源优势,强化特色产业帮扶,邀请省林业厅、省农科院、黔西南喀斯特研究院专家等到落江村开展油茶技术改造现场培训,动员群众流转油茶林亩给企业开展低产林改造示范,兑现流转资金万元,让群众增加了收入,切实掌握油茶低产改造技术,提升油茶林管护意识。

落江村油茶产业一角

“我家种有油茶亩,每亩产茶籽斤以上,每年靠油茶就有10万左右的收入。”落江村油茶种植大户覃忠光自豪地说。

据了解,通过发展油茶产业,落江村油茶年产量已达80余万斤,每年可为全村群众创收余万元,户均增收2万余元。去年以来,油茶古榨油坊、西南油茶科旅谷项目等相继落户落江,进一步延伸油茶产业链的同时,群众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过越美。

冗渡镇团坡村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严重,州工投集团在“山旮旯”里做文章,因地制宜帮扶当地群众发展金银花亩、花椒亩,覆盖全村建档立卡户,由合作社牵头统一收购、统一销售,解决销路难题,户均增收0元以上。

在冗渡镇坛坪村,州工投集团在好山好水里做文章,帮助争取扶贫资金万元,实施养牛项目规模头,高效循环水养鱼项目正在有序建设。

“我们将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持续加大对册亨县的帮扶力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谈起下步打算,徐声健语气铿锵有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匡奇燃

编辑段源兴刘义

编审陈俎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p/pgzp/388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