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亨县冗渡镇毛坪村是深度贫困村,辖4个村民小组,国土面积12.5平方公里,总人口户人,居住汉族、布依族、苗族等3个民族,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6户人,贫困发生率为22.40%,经济收入主要以传统的外出务工、养牛、猪、家禽和种植水稻等作物为主。深秋的毛坪村,绵绵细雨下了几天,有些许凉意,10月17日,在毛坪村委会办公室,几名干部正在梳理全村产业发展情况,大伙讨论得十分火热,带头的正是毛坪村第一书记——王贞兵。“全村已种植花椒亩。”“有一家种桑养蚕的致富带头人。”“启动实施打造20亩的魔芋种植试点。”......讨论从产业发展到易地扶贫搬迁,再到全村的村级集体经济建设,既总结毛坪村过去的工作,又为毛坪村今后的发展集思广益、出谋划策。毛坪村山多土少,产业发展困难,加上村民思想较封闭,全村发展缓慢。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帮扶单位干部和村干组干部可没少动脑筋、用脚步丈量脱贫攻坚前进道路,探索脱贫攻坚路径。毛坪村第一书记王贞兵深感责任压肩。年9月5日,王贞兵从册亨县财政局一名普通工作人员到毛坪村任“第一书记”,迅速转变角色,适应村里工作,带领大伙思考村里的发展思路,继续推进、巩固和提升,为实现全村稳定脱贫垫稳基石。发展有了思路,脱贫有了路径,选派和下沉到毛坪村的帮扶单位干部和村干组干部一道到毛坪村入户走访、了解农户所思所想,收集群众发展意愿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毛坪村两委采取院坝会、群众会等方式宣传惠民政策的同时,还与农户交心谈心,让每一个农户知晓村里的发展思路。“‘’,即户均1人务工,实现户均1头生猪养殖、人均种植2亩花椒、50%以上的易地搬迁。”据介绍,截至目前,毛坪村开展产业相关培训4次,覆盖人次,其中贫困人口人次。培训后,根据村里的发展思路,通过生猪养殖、花椒种植、外出务工、种桑养蚕等方式,谋划幸福生活。
“‘’发展思路是在征集全村农户的意愿后确定的,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大伙的主动性。”毛坪村主任李应怀如是说。“有了发展思路,还是有些群众不愿意干,那怎么办,那就在村里支持和培养几个致富带头人。”魏连是毛坪村的花椒种植大户,在村里成立了“册亨县毛坪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花椒种植面积亩,在她的合作社里,带动村里5户固定贫困户就业,临时务工的有10余人。“明年这多亩花椒就可以采摘了。每亩种植-株,亩产-0斤左右,按目前鲜椒市场价10元计算,产值在0-00左右。”“销路交由供销社渠道来解决,大家结合市场尽管发展,量多形成产业化更好。”对全村产业发展,毛坪村作为州供销社的帮扶联系点,黔西南州供销社下派驻村干部张颐胸有成竹。对发展动力不足的贫困户,毛坪村两委动员其用特惠贷资金加入公司进行入股分红。据统计,年起,全村共15户贫困户参与,每户5万元特惠贷入股生态畜牧发展有限公司3年分红,已兑现3.75万元。“50%以上是易地搬迁户。”对毛坪村的所有干部来说,易地扶贫搬迁是村里工作的重中之重。在年脱贫攻坚这个关键年份,毛坪村充分利用“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教育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脱贫一批”五个一批中的“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对凡是符合易地扶贫搬迁条件的群众,尽情的做好宣传动员工作,做好服务保障工作,少让群众跑路,一站式办理群众搬迁工作。“毛坪村总人口户人,参与搬迁户人,其中贫困户92户人,非贫困户73户人。”王贞兵介绍,毛坪村年易地扶贫搬迁41户人,年易地扶贫搬迁3户13人,年易地扶贫搬迁户人。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见习记者匡奇燃通讯员肖雄图由毛坪村村委提供编辑钱星星
刘义
编审 陈俎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l/pgzl/7408.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