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28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北京皮肤科医院咨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8811367.html

顶肖村村民正在给自家庭院内种植的木耳菌棒浇水(黄飞鸿摄)

顶肖村位于贵州省黔西南州贞丰县珉谷镇北面,距县城12公里,曾是贞丰县贫困村之一,长期以来,该村以传统农业种植为主,产业结构单一,村民“靠天吃饭”收入较低。如今,顶肖村依托产业结构调整等措施大力发展林下菌药产业,种植香菇、灵芝、板蓝根等余亩,让昔日的“穷旮旯”变了模样。

在此基础上,顶肖村积极引导村民把庭院开发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自家房前屋后的闲置地种植木耳,把有限的“方寸地”变成增收致富的“聚宝盆”,目前顶肖村“庭院经济”已经覆盖61户人家,按照每户棒的规划种植木耳,持续扩宽群众增收渠道。

顶肖村的改变和发展不仅是黔西南州积极推进林下经济模式,转型升级高效山地特色农业的重要成果,还是该州深入实施“四项措施”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一个缩影。

册亨糯米蕉的发源地岩架镇洛王村

着力政策保障促发展。黔西南州结合工作实践,进一步放大政策效应,紧扣“八要素”,落实“五个三”,加快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六个转变”,及时研究制定出台《黔西南州全力推进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产业革命行动方案》、《中共黔西南州委黔西南州人民政府关于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的总攻方案》等,无论是内容上还是机制上都务实管用的工作保障措施,逐一抓落实;并成立产业结构调整工作领导小组,按照“一个产业一个领导、一个领导小组、一个牵头单位、一个工作专班、一个专家团队、一套推进方案”的“六个一”要求,上下合力进行系统部署,引领产业结构调整。

“这要特别感谢科技专家的指导,我家没改造之前的油茶林,每亩只有30斤左右的产量,改造后现如今已经达到亩产斤喽。”册亨县弼佑镇秧项村的黄如光一边扳着手指算账,一边告诉记者如何通过科技专家教授的“间伐”和“高枝换冠”等技术改造,让产量足足比年提升了3倍。油茶不仅达到疏密和更换品种的效果,而且挂果快,产出高,不受病虫害的影响,干籽产量可以达到公斤左右,每亩产油量也有20公斤以上。

册亨县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取得初步成效,截至目前,该县已完成3.2万亩油茶低产林改造,形成集育苗、技术培训、生产与销售为一体的10亿元油茶全产业链。

通过百圃源平台销售的册亨糯米蕉,成交金额就已超过万元。

着力“四化”抓产业,坚持图斑化推进。黔西南州按照“一业为主、多业共生、以短养长、长短结合”的发展思路,制定实施了以调减低效籽粒玉米为主,发展茶叶、蔬菜、精品水果、食用菌、油茶等10大特色高效作物的“退一进十”计划,增减结合,将该项计划的任务精准落实到山头、地块;

坚持项目化实施。黔西南州以“一个产业一个项目、一个项目一个专班”的制定方案组建产业专班,按照图斑组织施工、挂牌作战,确保种植品种不变、标准不降、进度不拖;

坚持立体化发展。为切实解决贫困群众和外出务工返乡群众就近就业和产业增收,着力打好脱贫攻坚收官战,黔西南州坚持立体化发展,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优势,积极发展林药、林茶、林果、林菌、林菜等五大特色林下经济,推动林下菌药产业迅速上规模、精准带农户,截至年8月,黔西南州完成林下菌药种植7.39万亩,占全年任务的65.21%,累计用工量28.08万人次,参与贫困户增加务工收入万余元;

坚持品牌化经营。该州借助区域现有品牌优势,实施“一县一业”产业定位,着力培育安龙县食用菌产业和普安县“普安红”品牌等,提高农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带动更多当地老百姓就业增收,引领黔西南州产业发展新格局。

“还好买了保险,不然这场冰雹带来的损失简直不敢想。”娄方元是安龙县钱相街道的蔬菜种植户,今年的一场冰雹灾害让他的多亩蔬菜近乎绝收。保险公司第一时间到现场对损失情况进行评估,让娄方元拿到“农调扶贫险”理赔的5.19万元赔款。

安龙瞄准食用菌,认真研究全产业链,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着力农调扶贫防风险。黔西南州积极组织有农业保险资质的五家保险公司,创新开发覆盖10大类27个地方特色农业保险品种的“农调扶贫险”,实现该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物保险全覆盖,按照“州级财政30%、县级财政60%、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缴10%”的参保比例,采取“基本保险+补充保险”、“整体投保+零散投保”模式,建立“政府主导保基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愿保补充、按缴费比例理赔”机制,确保农业产业发展有保障。

着力创新方式促销售。黔西南州紧紧围绕特色、绿色和地理标识农产品优势,充分利用“万峰严选”贵州省首个直播电商基地、黔西南州金州电商扶贫共享销售平台以及其他自媒体,建立线上销售网络,推广众筹预售、网络定制、跨境电商等新型电商营销模式,让黔西南州特色产品上线销售助农增收;同时积极建立线下销售基地,设立“金州农产品消费促脱贫指定超市”、金稻粮油、金州名品汇等销售平台,促成农业企业与超市合作,积极建立了产销数据信息监测预警机制,全力促进农产品销售。让更多贫困农户增收致富,为“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和夺取脱贫攻坚、同步小康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杨雯

编辑彭芝莉刘义

编审陈俎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zl/pgzl/228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