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前夕,贵州西南部经历了一场倒春寒。在黔西南州册亨县坡妹镇双喜村,年仅6岁的小女孩诗诗(化名),身穿一件红色棉外衣,在“妈妈”的办公室门前高兴地跳来跳去。一会儿劈一字马、一会儿表演金鸡独立,她仿佛在向街头那一双双“熟悉”的眼睛炫耀:“我有妈妈了,我有一个疼我爱我的妈妈了!”诗诗在妈妈办公室门前表演金鸡独立因为找到了“妈妈”,诗诗不再蓬头垢面、不再满脸乌黑、不再四处漂泊、不再吃不饱穿不暖。因为突然有个“女儿”,除了要扎实推进村里的脱贫攻坚任务,双喜村第一书记韦菁的肩上,又扛起了对诗诗的养育责任。相识4个月,诗诗已经习惯在韦菁的怀里撒娇,韦菁也已习惯带着诗诗到自己战贫斗困的第一线去。韦菁的同事开玩笑说:“诗诗是我们双喜村脱贫攻坚队伍中最年轻的战斗员。”在街上走着,诗诗会跑到妈妈怀里撒娇结下“母女”情缘,韦菁在扶贫路上总是与诗诗形影不离,在双喜村的这个地方,她们演绎着一幕幕“母女”情深的感人故事。众人合力寻找诗诗双喜村是坡妹镇的镇关村。年5月,册亨信用联社选派韦菁到双喜村任第一书记。第一次听到诗诗的名字,是在当年9月份。“当时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教育专班的来检查是否有漏资助的对象,检查结果显示我们村有一个叫刘诗诗的没有上学。”韦菁介绍说,尽管她和刘诗诗的包保人几番联络,就是联系不上。韦菁在老支书徐应坤口中得知,这个女孩是被捡来领养的,她的爷爷、奶奶、养父相继过世后,无人照料便跟随她养父的妹妹、姑妈刘某梅(化名)东奔西走、居无定所。韦菁再从村里人口中得知,这个刘某梅脑子不正常,什么事都干得出来。关心诗诗的人,都担心她会发生意外。听到这样的消息,韦菁心里开始不踏实,她暗下决心:“必须要找到这个女孩。”经过全村驻村工作队的共同努力,多方打听后终于联系上刘某梅。电话里听到刘某梅说诗诗和她一起在贞丰县一个乡镇上,并且在幼儿园上着学的。这个消息,让韦菁心里悬着的大石头落了地。尽管如此,韦菁对“刘诗诗”这个名字,还是多了几分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yy/pgyy/636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