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7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进入7月,又到了芒果成熟的季节。在册亨县百口乡弄丁村,亩芒果挂满枝头。这几天,芒果种植户正忙于组织群众到地里采收果子,开启收获“季节”。

这是册亨人多年来靠山吃山、植绿护绿,依托丰富林业资源结出的生态之果。

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让册亨县拥有丰富的林业资源。全县有林业用地万亩、森林面积万亩,森林覆盖率高达72.37%。册亨,既是贵州省的林业重点县,也是黔西南州林业的一面旗帜。

近年来,册亨县依托优越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林业资源,将特色林产业确定为“一县一业”发展,围绕大生态战略,聚焦林业产业转型发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持续在油茶产业、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林下经济等方面发力,走出了一条集生态建设、产业发展为一体,融生态产品、林产品供给于一身的产业发展新路。实现了“国家得林木”“社会得生态”“地方得投资”“企业得效益”“农民得收入”的“五得效益”,绘就出一幅生态与发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动人画卷。

册亨县坚持“高质高效”的发展目标,始终坚持以高质量发展贯穿林业工作全过程,集中优势力量、调动优势资源,聚力推动林业产业提质增效。年,全县林业总产值达45亿元,累计带动群众就业10万人以上。册亨,生态林业之路正越走越宽。

用好国储林培育新产业

年,册亨县切实把抓好林业工作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具体抓手,深入实施退耕还林、林特产业、国家储备林、国家级湿地公园、森林防火等重点工程,不断巩固“中国油茶名县”“全国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创建成果,力争创建“全国林下经济示范县”。

秧坝林海王国义摄

上半年先后召开了两次县委常委会、3次县政府常务会、8次县政府专题会,专门研究林业工作,同时组织各涉及部门召开国储林项目建设和油茶产业发展现场推进会、全县性业务部署会等,在全县范围内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精准制定措施,压紧压实责任,强力推动落实林业工作。

国储林,是一项可由政策赋能变为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的项目。册亨在确保林地面积不减、森林覆盖率不降的同时,紧抓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契机,走好转型发展道路,造林方式从着重种树向着重抚育、从追求数量向追求质量转变,誓要把绿水青山建得更美,把金山银山做得更大。

册亨县百口乡弄丁村群众在采摘芒果 匡奇燃摄

依托贵州省林业局定点帮扶,册亨编制了国家储备林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阶段规划实施国家储备林项目2.66万亩,总投资2.5亿元。其中,向国开行贵州省分行申请国家储备林项目贷款2亿元,在全省率先启动金融贷款推动国家储备林建设工作。当前,该县正积极协调二期、三期项目前期工作,预计于今年内实现授信放贷。

为激发国储林项目的生态红利,册亨县以易地扶贫搬迁户等为重点,优先流转其林地、收储其林木,优先安排搬迁户在国家储备林建设项目中就近就业。并大力推广“龙头企业+村集体(合作社)+基地+农户”生产经营模式,盘活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的山林地、承包地、宅基地“三块地”,变林地、林木为股权,变林地流转费和林木收储资金为股金、变易地搬迁新市民为股东,通过“三变”改革,解决搬迁群众后顾之忧。

“这个国储林建设的政策实在是太好了,虽然我家的杉树已到了可以砍伐的年限,但我不用花功夫就拿到了比卖掉这些杉树还多的钱,实在是太好了。”双江镇坝麦村村民黄金财家流转了22亩林地,获得11万多元的流转费用。

说到国储林项目建设,黄金财一个劲说好,因为他自己算了一笔账:“这22亩杉树要是砍掉卖出去,砍工、运工、驮工,堆方的、上车的,除去以上各种费用,顶多净收7万元,费时还费力。”当流转费用打进账户那一刻,黄金财感慨“真是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种好“摇钱树”茶果变金果

册亨县在出台的《关于支持油茶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册亨县油茶产业发展规划(-)》中指出,计划到年,全县调减杉木20万亩、桉树10万亩,油茶面积增至40万亩以上,综合年产值达20亿元。

小小“一滴油”,撬动“十个亿”。册亨充分依托油茶资源做足产业文章,围绕油茶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带动二产三产同步发展,构建出10亿级产业链。截至目前,册亨全县油茶种植面积已增至28.52万亩,油茶树变“摇钱树”,油茶果变成“金果果”。

在过去,尽管弼佑一带油茶树集中连片,特别是落江村境内有多亩的百年油茶树,但因为老百姓榨油工艺传统,产量低,又没有深加工,且交通闭塞运输成本高,油茶没有转化为经济效益高的产业。册亨油茶养在深山人未识,导致资源沉睡。

对油茶产业态度的转变,在于科技助力。

采摘油茶果。

从年开始,册亨县通过启动标准化油茶种植示范基地、油茶低产林改造示范基地,深入推进油茶低产林改造。目前,全县油茶良种造林面积为9.1万亩,通过油茶低改,将鲜果产量从原来每亩.64斤提高到了每亩.24斤。

沉睡的资源唤醒后,释放出源源不竭的活力。截至目前,册亨县引进、成立了贵州马岭河植物油有限公司、贵州大亨油茶科技有限公司、册亨县天香布依油茶有限公司、册亨好之味有限公司等4家油茶加工企业。“册亨油茶”已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推出的“马岭河”“原始密码”“炊师傅”“布依天香”“红球源”等系列品牌产品获得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原产茶油品牌从1个增加至7个。油茶产业,正驶入发展快车道。

今年5月,省林业局检疫站科长李河来到册亨县弼佑镇落江村担任第一书记,了解到落江村拥有油茶面积亩,且集产、学、研、旅为一体的西南油茶科旅谷落户落江村,李河坚定信心说,必须接好接力棒,持续推进落江村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让老百姓持续增收致富。

“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基础。我们伟外村要围绕油茶产业,打造一棵树、一滴油、一只鸡的致富产业链。”对于油茶产业的发展,弼佑镇伟外村第一书记安忠平也是信心满满。

算好“林下账”副业好收成

册亨坚持将发展林下经济作为推动农村产业的重要突破口,大力发展林果、林禽、林菌、林药、林蜂等林下经济和林特产业,实现林木管护和林下经济的发展互补。现已实施林下经济项目42个,扶持种养大户34户,林下养鸡16.59万羽,林下养蜂巢,林下种植中药材亩,带动群众就业余人。

秧坝镇森林覆盖率高达87%,素有天然氧吧之称,在这里,群众户均拥有林地使用权面积14亩。林业是长线经济,林木采伐期最少也要10年左右,为了让林地进一步增产增效,促进群众稳定增收,年,册亨县在秧坝镇实施林下菌药产业3万亩,以此提高林地资源的附加值,拓宽群众增收渠道。

林下吹来产业之风,沉睡的林子顿时有了活力。全县因地制宜抓特色产业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坚持“政府推动、政策扶持、企业主体、市场运作、多元投入”的发展思路,整合资源,把灵芝、竹荪、黑木耳等林下菌药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支柱,全力发展林下经济,实现林业产业转型增效。

弼佑镇落江村油茶林下养土鸡匡奇燃摄

册亨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年引进贵州荣善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在秧坝镇大力发展种植天然黑木耳,让当地群众真正从产业发展中受益。黑木耳采了一茬又一茬,全镇多农户参与发展,并实现户均增收元以上。

“我们的销售主要有两个途径,一个是销鲜货,将鲜货发往全国各地,两块四一斤,每天可以发50吨左右。另一个是卖干货,主要是大宗批发,出口韩国、日本以及东南亚的客户,他们比较喜欢做凉拌食品。”贵州荣善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宗善介绍。

时下,又是灵芝采摘的时节,位于秧坝镇福尧村的杉木林里,黑色、红色的灵芝宛如林间跳动的音符点缀其间。作为册亨县林下灵芝核心种植基地之一,福尧村依托93.25%的森林覆盖率,引进册亨县布依酒业有限公司,以龙头企业带动,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积极转变传统种植方式,大力发展集林下菌药生产、采摘、观光及康养游玩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促进林旅融合,带动群众就近就业增收。

据介绍,册亨县今年计划种植中药材亩、食用菌1.5万亩。日前,该县又启动了双江百里药谷项目建设,该项目规划种植中药材面积达亩。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匡奇燃

编辑段源兴刘义

编审陈俎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yy/pgyy/198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