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9/3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治疗白癜风效果好的医院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910787.html

寒冬时节,北盘江畔的洛王村暖阳高照。沿江两岸,亩糯米蕉将山体染得绿油油的,青翠欲滴的蕉林与碧绿的江水一道,共同勾勒出一幅冬日的“阳春之景”。微风拂过,一扇扇蕉叶迎风摇曳,蕉林里露出砍蕉农民的一顶顶草帽。

北盘江岸,糯米蕉成林 王国义摄

自年推广种植糯米蕉以来,洛王村村民每天都有蕉卖,每天都有钱进。“只是冬天产量相对少一些,没有了排队卖蕉的热闹场景。”在岩架镇糯米蕉交易中心,洛王村支书王周进如是介绍。

册亨县岩架镇洛王村,是册亨糯米蕉的发源地。

洛王村群众有种植糯米蕉的传统,成熟的糯米蕉口感软糯香甜,特有的甜度如同抹了蜜,让人回味无穷。苦于藏在深闺人未识,洛王村糯米蕉一直不成规模、不具品牌,价格不高销路不畅,老百姓缺乏种植积极性。

事件的转折,与“香蕉县长”欧阳川有着莫大关系。

年,中国联通与册亨县结为定点帮扶关系,中国联通派驻册亨县的扶贫干部,挂任册亨县委常委、副县长欧阳川来到册亨后,经过充分调研走访、比选分析,发现洛王村的糯米蕉,可以作为一项主导产业在全县推广发展。

规范化种植的糯米蕉

产业拓展,要把源头做好。年8月,在县级层面决策下,洛王村以党支部带头,在国家惠农资金的帮扶下,王周进等党员共同投资成立合作社,采取“村党支部+合作社+精准贫困户+山地农业示范园区”的模式发展起糯米蕉产业。

种植糯米蕉见效快,1年有收成,2至3年达到盛产,种植一次收获5年以上,亩产可达-斤。种蕉后的第二年,洛王村的蕉农们就尝到了甜头。

糯米蕉采收场景

洛王村通过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员示范带头作用,全村大力发展糯米蕉产业,走出了一条产业发展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乡村振兴之路。曾经的“荒坡坡”,变成群众增收致富的“金窝窝”,软糯香甜的糯米蕉,成了群众的致富果。

年,册亨全县种植糯米蕉的规模只有亩,但在洛王村实现集中连片发展后,很快,糯米蕉产业如同劲风吹散了蒲公英的种子,在册亨高洛、岩架、双江等沿江乡镇生根发芽。册亨糯米蕉C位出道,一举成为册亨县“一县一业”的重点产业,迅速开启了一条裂变式发展之路。

糯米蕉采收场景

新产品来得太快,市场还来得及做好接纳的准备,册亨糯米蕉,曾一度陷入易产难销的困境。

年,欧阳川为册亨糯米蕉代言,借助网络电商平台,册亨糯米蕉实现了线上销售50余万单,销售额突破余万元。册亨糯米蕉走红网络,知名度大大提高,线下销售也被迅速拉动,自此,产品供不应求。而欧阳川,也被冠予“香蕉县长”的名号。

老百姓种出的糯米蕉不再烂在地里,进一步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种植糯米蕉的热情高涨,截至年,册亨糯米蕉种植面积增长至8万多亩,是年亩的13倍之多。

册亨香蕉大数据产业园王国义摄

糯米蕉产业不断发展,为册享带来的扶贫效益日益凸显。围绕产业扶贫,册亨县组建了糯米蕉种植专业合作社38个,共流转群众土地亩,群众土地流转费用收益.6万元;每年固定或不固定吸收贫困劳动力就业人次,群众收益万元;全县有户贫困户将土地、蕉林共亩入股到合作社,每年按10%的比例参与分红,收益.6万元;糯米蕉加工厂建成后,通过加工生产香蕉片、香蕉干、香蕉粉等,可实现年销售收入万元以上,可解决户贫困户的就业。

为更好地发挥糯米蕉在产业扶贫中的作用,册亨县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新增香蕉作“一线一业”主打产业来发展,采取“村党支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档立卡贫困户+山地农业示范园区”模式,计划用3年的时间,总计投资2.84亿元,在岩架、双江等乡镇新增种植糯米蕉4万亩,并建成组培中心、苗圃基地、香蕉深加工工厂、冷库、香蕉示范观光园、冷链物流仓储交易中心和香蕉大数据产业园等项目,以期形成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格局。项目建成后,可覆盖农户户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通过项目带动预期产值2.5亿元,可实现每户年均收入10万元,真正通过发展产业达到脱贫致富的目的。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匡奇燃

编辑刘义

钱星星

编审陈俎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t/pgst/156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