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8/1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册亨县民族中学的操场上,学生们在进行“非遗大课间”活动,布依族转场舞、竹鼓舞、八音坐唱等传统文化的加入,既丰富了校园生活,又让布依族文化在这片土地上不断传承。册亨县民族中学位于该县最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高洛安置点,是贵州省百所民族团结示范校之一,现有学生两千多名,其中布依族学生超过80%。学校将每周三、周五设为民族文化活动日,邀请了非遗传承人、文化馆专家到校指导,将布依转场舞、布依竹鼓舞、布依山龙等优秀民族传统技艺融入大课间,社团组织学习布依戏、布依山歌、木叶等,继而起到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效果。在布依族的传说中,布依族人是竹王的后代。因此,布依族人在房前屋后总爱种竹子,千百年来,布依族人在生产生活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有效地利用竹子,不仅制作了背篓、簸箕、鱼篓等,还把竹子制作成进行休闲娱乐的道具,布依族“竹鼓”就是其中一种。图为学生们在操场上跳竹鼓舞。布依族竹鼓舞多以击鼓或小打音乐为伴奏,表演时双手拿相同大小或一大一小的竹鼓相互敲打,通过跳跃、转体、击地等方式演绎。“竹鼓”在舞蹈中上下翻腾,声音悦耳、节奏明快。转场舞在布依语中被称为“勒呜”,是流传于贵州省册亨县布依族聚居村寨的传统舞蹈。每年从农历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五,布依族村寨男女老少都会身着盛装,聚集在村寨晒坝场跳转场舞。转场舞流传至今有八式传统动作,包括祭祀、开场请师、情景表演、跳转场等四方面内容。布依山龙,起源于贵州省册亨县冗渡镇冗平布依村寨,龙身用田间收割的稻草制作而成。人们通常在田间举行舞龙活动,祈祷风调雨顺、粮食丰收。图为学生们在大课间活动上舞起布依山龙。近年来,贵州省册亨县通过开展民族文化进校园活动,让学生传承优秀的布依民族文化,截至目前,全县已有70多所中小学将布依族转场舞与课间操结合,此举受到学生们的欢迎。来源:视觉中国编辑:册亨融媒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sp/pgsp/586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