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后,册亨县弼佑镇13.6万亩油茶树上,红红的油茶果挂满枝头,丰收在即。“再过两个月左右,这些果子将变成钞票装进群众的钱袋子。”弼佑镇党委副书记、镇长王顺弘指着一座山头的油茶林说,“在漫山遍野的油茶林中,还藏着‘宝贝’。”话语间,难掩内心的喜悦。弼佑镇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因地制宜,探索“一棵树”“一只鸡”“一味山珍”绿色经济发展的弼佑经验,拓宽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低产林改造:“一棵树”焕发生机在弼佑镇落江村、各两村,亩百年老油茶林是该镇“低产低效油茶改良扶贫项目基地”和“册亨油茶成果转化技术集成示范基地”。树上,油茶果结得像葡萄串一样。老油茶树焕发生机,这得从该镇实施低产油茶林改造开始。油茶是弼佑镇的支柱产业,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种植、管护等技术,导致油茶种植低产低效。年,弼佑镇请来科技专家,对低产油茶林进行改造。“把树枝都剪掉了,还怎么结果?都不结果了,产量怎么上来?”科技专家走进山头为乡亲们改造油茶树的时候,吃了“闭门羹”。对此,弼佑镇采取党员能人示范带动的方法,通过树体复壮、林地清理、密度调控、科学施肥、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技术改造后,油茶林每亩干籽产量由原来的50公斤至60公斤提升到公斤至公斤。油茶增产增效明显,激发群众改造老油茶林的动力。目前,该镇老油茶林已完成改造10万余亩,改造后的油茶林亩均增产30%以上,油茶籽年产量可达吨,产值约1.25亿元以上,户均增收3万元以上。该镇还投资万元在落江村建成油茶产业扶贫古榨坊及配套设施,今年9月底将全面投用。立体养殖:油茶林下“一只鸡”在各两村村民黄金校40多亩硕果累累的油茶林下,只半大的土鸡肆意游走,待到秋尽冬来,他的油茶和土鸡将实现双丰收。想着丰收的日子,黄金校脸上堆满幸福的笑容。为充分发挥林下空间作用,弼佑镇探索“林下”模式,发展立体种养提升生态经济效益。年,在浙江省宁波市江北区的帮扶下,弼佑镇投入资金万元,在伟外村五组建设占地亩的林下立体养殖本地乌骨鸡项目基地,探索油茶林下养殖土鸡的“林禽”发展模式。该点作为全镇合作社发展的示范点,已养殖土鸡2万余羽,繁育出的鸡苗带动12个合作社进行链条式养殖土鸡8万余羽。各两村村民黄金校的油茶林下土鸡养殖即受益于“林禽”发展模式。这段时间,基地每天都向贫困户发放鸡苗,并派专业技术人员上门服务,传授养殖技术,帮助群众通过养鸡增收。面对数万只鸡集体出栏后如何销售的问题,弼佑镇未雨绸缪,与市场收购商签好销售订单。“我们已启动‘白条鸡’计划,正在着力建设冷库。冷库建成后,从弼佑出去的将是一只只宰杀、清洗干净的‘白条鸡’。”王顺弘说。菌药发展:“一味山珍”延长产业链既不耽误油茶树生长,又能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弼佑镇积极探索林下产业链,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巧做林文章,引进企业发展林下鸡菇、松茸、灵芝、鸡腿菇、黄精、芍药、重楼等菌药产业,让青山变金山。目前,由贵州土门农业技术有限公司在该镇试验种植的亩黄精已长出嫩芽,鸡菇、松茸等已开始采收。“13.6万亩油茶就是弼佑镇最大的财富资源。”王顺弘说,林下发展菌药是弼佑打造的“一味山珍”,延长了油茶产业链,林下种养长短结合,增加经济效益。(肖雄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匡奇燃)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jg/pgjg/7751.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