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行走在南北盘江环抱的山水册亨,满山翠绿,满林“藏金”。进入10月,册亨县弼佑镇落江村的每一座山头,到处都是乡亲们忙着采收油茶果的身影。管护新种植的油茶匡奇燃摄“我家20多亩茶林改造后,今年迎来了大丰收!”经过低产改造的油茶林结果多、产量高,看着一棵棵油茶树弯着腰“驮着”密密麻麻的油茶果,村民覃国兴高兴得合不拢嘴。落江村的大山里,高兴的不止覃国兴一人。因为油茶已成为当地群众的一项主要收入来源,看着油茶果结得像葡萄串一样,大家心里都乐开了花。“油茶结果太多,会降低油茶产量及出油率,对于结果过多的油茶树要将病果、弱小果摘掉。”夏季疏果期,在册亨县弼佑镇落江村的油茶低产林改造示范基地里,几名布依族群众正围着满头大汗的李志芳。科技专家到油茶林中作技术指导肖雄摄今年56岁的李志芳不仅是贵州省万名农业专家服务“三农”行动暨国家“三区”人才支持计划的科技人员,还是省农科院亚热带作物研究所驻册亨县弼佑镇省级科技特派员。“种了几十年的油茶,要不是李镇长帮忙,现在哪有这么高的产量。”落江村的覃国兴在李志芳的帮助下,对自家的20多亩低产低效茶林进行改造后,油茶产量上来了,收入增加了,甭提心里有多高兴,见人就念李志芳的好。年1月到年12月,李志芳挂职弼佑镇科技副镇长,所以乡亲们都叫李志芳“李镇长”。李志芳到弼佑镇后了解到,油茶是弼佑镇的支柱产业,但长期以来由于缺乏种植、管护等技术,导致油茶种植低产低效。因此,李志芳想为乡亲们做点实事。要想油茶树增产增效,修剪、疏果,病虫害防治等工作一样都马虎不得。但大伙觉得李志芳是来“走过场”的干部,对他的工作持怀疑态度并不支持,所以李志芳改造油茶林的工作一开始就卡在油茶树的修枝问题上。油茶果满枝“我当时就和大伙‘打包票’,如果改造过的油茶树不增产,我自己掏腰包赔!”通过李志芳不断做工作,部分油茶种植户同意按他的方法修枝。功夫不负有心人,改造后的油茶树,达到了李志芳预期的效果。“增产30%以上,大伙的收入就增加了。”“李镇长是真心实意来帮助我们致富过好日子的,我参加了他组织的几次油茶培训,按照他的方法,效果真的很好!”昔日贫困户,如今是致富带头人的落江村村民覃智在李志芳的带动下,生活有了大变化。满树的油茶果让枝条弯了腰采摘油茶果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李志芳通过走访调研、实地考察了解到,册亨县传统产业存在起步较晚、投入不足、技术滞后、管理粗放、病虫害严重、产量不高、外观品质欠佳等技术性瓶颈问题,到册亨后,便组织各种栽培技术培训12期,培训农户余人次,大多数老百姓都或多或少地懂得了油茶的管护技术,如今的油茶林里,每一棵树都被果实压弯了腰。洛江村因为油茶资源丰富,全村拥有油茶面积亩,村民世代种植油茶,除了传统的卖茶果卖茶油,还在油茶林下养土鸡种菌药。一树一鸡一山珍,册亨人围绕油茶做文章,如今“一滴油”撬动册亨全县10亿级产业链。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匡奇燃编辑彭芝莉刘义编审陈俎宇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jg/pgjg/5930.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