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8/6来源:本站原创作者:佚名

“刚搬到县城来的时候,做的是家具生意,现在做这个藤条编织,很简单,老少皆宜,能帮助父老乡亲们在家门口实现照顾家庭和挣钱两不误。”年1月,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册亨县百口乡各江村熊文美一家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从距离册亨县城78公里、与广西隔江相望的边远山区“百口乡”各江村搬进县城,从此,生活如鱼得水。

今年40岁的熊文美说,在城里有套房、安个家是她和丈夫李忠海梦寐以求的。“感谢党的好政策,不仅让我们在城里有了家,也有了自己的事业。”

熊文美回忆起在老家的生活,苦不堪言:上世纪90年代末,百口乡各江村没有修通公路,啥优势都不占,赶集是一处比一处远,家里就算有啥好宝贝,都因为交通不便变成了便宜货。“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就像一场及时雨,让我一家免费住进了城里的新房子。”

百口乡是册亨县唯一一个实施整乡搬迁的乡镇,目前,全乡有户人搬出大山住进了城区新市民居住区,开启了新生活。

面对城里各种优越的发展条件,熊文美暗下决心要闯出一番属于自己的事业来。

搬进县城后的熊文美发现,享受到党的好政策,很多乡亲都要从老家搬到县城来,住进新家就要添置新家具,她想能不能就在居住区开个家具店,一来可以节省乡亲们到其他地方来回跑买家具的钱,二来即便失败,也能积累一些创业经验。

扔掉“锄头”拿起“秤头”,庄稼女变成了老板娘。年9月1日,“百口新市民居住区新福家具店”开业,这正是熊文美和丈夫李忠海开的。

“床、沙发、窗帘……各类家具用品应有尽有,因为物美价廉,乡亲们也都来光顾。”熊文美说,开店一年多,她和丈夫还清了当时开店和银行及亲戚朋友的借款。

现在,看着乡亲们都搬进新家添置好了家具,熊文美觉得是时候另谋出路了,于是,她通过到周边县市考察后,发现藤编手工艺加工操作简单、要求门槛低,生产场地又不受限制,是居家创业就业的好路子。

安居还要乐业,今年3月24日,熊文美的藤编产品加工厂开业,主要生产藤椅扶手,开业到现在,每天都有30多人到厂里就业。

“砰!砰!砰......”韦永香是从百口乡坝或村搬到县城百口居住区的,主要在熊文美的藤编产品加工厂里负责藤椅扶手的第一道工序。“简单很,因为现在不熟悉,一个月只有多块钱,家门口上班,还能带娃挣钱,自足喽!”

今年55岁的高庆会从熊文美的藤编产品加工厂开业就一直干到现在。她说,搬到城里后,她主要是帮儿子带娃,接送两个孙孙上学,没想到孙子上学的空隙时间,还能挣点零花钱。“就在家楼下,很方便,孙子放学上学我接送,就几分钟的路程。”

熊文美介绍,做藤椅扶手主要有拉岗、下料、起头、打短片、编织、收尾等工序,非常简单,男女老少皆宜,对实在不能到厂里上班的,通过简单培训后,可直接带回家里做。“我们去考察学习的时候,熟悉的人都可以拿到五六千,我相信时间长了,大伙也可以拿到高工资。”

据百口乡党委书记罗朝康介绍,为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促进搬迁群众就业增收,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百口乡高度重视搬迁群众职业技能培训,在百口居住区内提前做好就业技能培训宣传工作,邀请专业技术员到居住区,采取理论学习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现场教学,学有所成后推荐就业岗位。

“我们组织了百口居住区在家待业的搬迁群众,到熊文美的厂里参加藤编工艺编织技术培训。”罗朝康表示,在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像熊文美一样的创业致富带头人很关键。“希望有更多像熊文美这样的致富带头人,在自己创业致富的同时,带动更多人增收致富,防止返贫。”

“下一步,把藤编产品加工厂做大,然后通过培训,采取到厂就业和居家生产的方式,让更多人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对未来的发展,熊文美也信心十足。(肖雄)

来源:黔西南日报


转载请注明原文网址:http://www.13801256026.com/pgjg/pgjg/1210.html
------分隔线----------------------------